求职路漫漫 陷阱须防范
求职路漫漫,陷阱须防范
春招将近,在活跃的招聘市场下,难免会有非法组织利用大学毕业生缺乏安全意识的心理设置招聘陷阱。面对求职过程中形形色色的陷阱,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避免吃亏上当呢?下面为正在寻求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们整理了几类典型的求职陷阱和注意事项,帮助毕业生们少走弯路,走向理想的岗位。
Part 1
财产安全
提高财产安全防范意识,保持财产安全防护习惯是我们识别求职陷阱的重要技能。在面对以下两种情形时,要尤其警惕,避免被部分招聘公司恶意欺诈。
入职时被骗取“应交费”
以敛财为直接目的的招聘陷阱。这类骗局在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出现最为普遍,且骗术屡屡得逞。如一些招聘公司紧紧抓住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利用过时或为造的证照、合同进行虚假招聘,向其收取各类保证金、培训费、上岗费,随后就音讯全无;也有一些非法职业中介,以介绍工作的名目骗取中介费、资料费、培训费、押金、保证金、报名费、体检费、服装费等名目,骗取毕业生的钱财。多数情况下,招聘的专业不限,男女不限,但需先缴前面提到的某项费用,并一再拖延对求职者的承诺。到其明白上当受骗后,前去索要钱财或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进行查处时,非法中介已经人去楼空。
试用时被恶意克扣“薪酬”
以征用劳动力为直接目的的招聘陷阱。这是毕业生最难以防备的职场骗局,其中以试用陷阱最为突出。招聘单位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而不用担负任何法律责任,并再一次以很少的薪水继续招聘同样也不会熬过试用期的新人。周而复始,以此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还有薪酬陷阱:一些招聘单位打着“高薪诚聘”的诱人广告,或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量,或在月底兑付时借口业绩不合格、工作失误来扣除实习老员工部分薪酬。很多应聘销售岗位的毕业生就被公司的责任底薪忽悠了,干完一个月有时连工资都领不到,因为无法完成故意拔高的指定的工作业绩,反而被说成是求职者能力不够,这也是无良心的公司故意混淆工作报酬的惯用伎俩。还有的骗人单位以考察毕业生专业能力为借口,让应聘者完成某项工作,如编一个小程序、设计一个广告、改造一个工艺流程等,一旦工作完成后,便以条件不符为由,拒绝录用。
Part 2
核查招聘信息
现在人才市场各类用人信息鱼目混珠,在第一环节鉴别真假,识别虚假信息,能有效的保证就业人身安全,避免上当受骗引起的资料费、交通费和其他损失。
如何核查招聘信息
1.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看该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公司)登载的营业项目、报上刊登的项目、面试现场所见三者是否相符。
2.登陆有关部门的网站查看,或与亲友交谈,看看该公司是否被列人黑名单之中。
3.打114查询。一般正规的 、有一定规模的、有几年历史的单位都会在114查询功能中查到相关业务电话、办公地址等等。
4.登录相关企业的网站核对招聘信息。
5.承诺待遇高发展机会多但招聘条件对学历、经验要求反而低的企业慎入。
6.尽量不收集非门户网站、非就业专业网站、没有工商行政机关备案标记网站的招聘信息,不收集非主流媒体的平面广告和收门票的小型个体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信息。
Part 3
填写应聘资料时的注意事项
在填写应聘资料时要留有余地,不要担心这样似乎显得对用人单位不够信任,恰恰相反,经理或者部门领导会从中发现你办事谨慎、成熟的潜质。
填写资料时应注意
1.不要填写过于详尽的资料
2.只交证件影印本,不交证件证书原件。将空白部分打叉或填“无”,在复印件上最好注明“仅供应聘使用”。
3.个人的联系方式一般提供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固定电话最好提供负责就业工作老师或辅导员的办公电话,切记不要提供家庭详细住址、电话。
4.记录好何时何地向哪家公司投放了简历,何人接受并记录好投放方式,如招聘会现场递交、电子邮件、信件邮寄等。
Part 4
面试环节应警惕
面试是许多公司挑选员工的重要方法,因此部分公司往往在面试环节为经验不足的求职生设下圈套,在面试环节应牢记以下几点,保护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1.当前往面试的第一天或职前训练的前几天,先求证该公司是否真实,然后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规模、信誉度、员工使用及应聘岗位工作性质等。
2.面试地点偏僻、隐密或是转换面试地点的状况,或是要求夜间面试者,皆应加倍小心。对于用人单位约您面试的地点,如果不是公司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信息,而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用人单位约你到宾馆或其他非公开、非正式场合见面,绝对不能贸然前往。
3.毕业生单独外出面试时,要告诉同学或辅导员,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去向及安排。如不能按时回来,应事先电话告知。
4.当面试当天或初进该单位的数天内,求职者需要付给该单位钱财,就要特别注意,并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到工商部门进行咨询查实。
5.面试当场不要急于给对方明确的承诺,应告知对方考虑后再回复。应回校征求老师、家长的意见再作决定。
Part 5
识别并防范传销活动
网上传销是指主要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传销,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传销形式,如:“远程教育网”、“世界互联基金”等。因此,学会识别和防范传销活动,是对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如何识别传销
1.从组织方式看,传销组织者承诺给予参加者高额回报发展他人加人,参加者再以同样的方式介绍和发展他人加入,以此组成上下线紧密联系的传销网络。
2.从计酬方式看,组织者以参加者发展下线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以参加者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给付报酬,形成传销的“金钱链”。
3.从销售方式看,与直销的单层次销售(即推销员直接将商品推销给最终消费者)相区别,传销是多层次网络式销售。
4.从经营目的来看,传销不以销售商品为最终目的,而以发展人员数量,骗取钱财为最终目的。
如何防范传销
如果被骗到外地,到达当地后朋友绝口不谈工作、生意,而只是带你游山玩水、熟悉环境、进行所谓放松;要看你的身份证、借打你的手机等情况时,一定要机智、冷静应对,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逃脱。如果发现该组织从事传销活动证据确凿后,应设法与当地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取得联系,及时举报。
原文转自:吉林财经大学就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