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凉意绵绵的秋学期里,办公室彻底“火”了,人来人往,三五成群,我也成为这把火中的燃料,燃烧出工作中一段新的风景。以前的办公室微有灰尘,几张桌,几把椅,从未留意,它只是工作中的一处落脚点。现在的办公室,整洁有序,花草点缀,生活与工作的气息在这里完美融合,它成为工作中重要的基地。
在这里,我们能随时请教并聆听老教授们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经验,比较慎独的自我督促的修养,我以为这种良师的指引,能更快更好地提升教师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路上前行,总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疑惑,时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抑郁,甚至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的苦闷,教学与学术的道路前进,困难重重,行路难,
何以上青天?而办公室时间的自由交流时间,办公室的科研集体活动时间,为我们升起一道光,开辟一条路,使我们眼前豁然开朗,走出固有思维的困境,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教授们一段自我的经历的讲述,我们能感悟教师的责任与伟大;几句中肯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我们能正确认知自我的优缺点,向一个更高更好的方向提升自我。“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珍惜办公室时光,珍惜“逢高枝”的每一刻。
徐超静老师在翻阅资料
在这里,我们能随时与中青年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畅所欲言,进行思想的碰撞。在教学上求同存异,追求更好地教学方法与手段;在科研上相互带动,相互启发;在教学活动中,群策群力,形成一个自主、开放、团结、深具凝聚力的集体。“始知君子心,久交道溢彰” ,
办公室里的工作日常,使集体中的我们并肩前行。
在这里,我们能随时接待专业内外的员工咨询。对学习与论文写作的困惑,对评分标准的疑问,对未来的迷茫,每位员工的每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严谨对待,引导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的树立,对其学习生活指引,德育成为我们办公室工作重点内容。德育与教学等重并行,才是大学之道。“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也许作为教师我们不够铿锵有力,但我们以办公室为麦田,默默守护学子们的成长。
让我们一起奋进,告别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踽踽独行,尽力避开前路中的歧路,勇于上青天揽日月,敢于抓住乘风破浪的时机,直挂云帆济沧海。
图文:徐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