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公司《关于开展专业行业需求调研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开展专业行业调研的通知》等文件有关要求,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地图)的构建,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进行了相关企业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第一手数据资料,以此明确了基于行业标准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及对应课程模块的设置。以下为部分数据结果小结。
(1)国际贸易专业的用人单位主要为民营企业(占56%),其次是国有企业(占21%)和三资企业(占15%);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制造业(占40%)和金融服务类产业(占19%);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吸纳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人数较多,均为31%,大型企业为9%。
(2)近3年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多, 71%的企业表示会有招用计划,其需求岗位最多的是外贸业务员(占70%),其次是外贸跟单员(占38%)。
(3)在招聘国际商务人员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专业(占60%),外语专业占37%,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专业占35%。企业对国际商务人员的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持有英语六级证书占了很大的比重,为38%,英语四级为19%。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不看重英语考级证书,占29%,这是因为企业认为英语等级的考试只涉及到笔试部分,缺乏英语口语的考试,应聘者英语等级证书的获得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哑巴英语证书,在外贸工作中用处不大,企业实际上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英语口语能力。
(4)企业在招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时,最看重的前三个因素依次为:学历(总和为49)和实践经验(总和为49)、外语能力(总和为38);作为企业负责人,对员工专业素质最看重的前三个因素依次为:工作认真负责(总和为230)、团队合作的精神(总和为182)、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和为175)。
(5)在从事外贸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语言课程是英语口语,为71%,其次是英语阅读(占48%)、口译(占42%);使用最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外贸英语函电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分别占54%和44%。73%的企业认为,第二外语的辅修是很有必要的,其选修第二外语的语种主要集中在日语、德俄语和韩语(均占24%)。而且大多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若取得报关员证书(42%)和商务英语证书(40%)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处会比较大。
(6)在国际商务工作中,20-30岁、30-40岁这两个阶段的年龄比重较大,分别为50%和47%;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员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年薪方面会大不相同,工作一年以内的员工年薪主要集中在4万元以下(占72%),工作1-3年的员工年薪主要集中在4-8万(占64%),工作3-5年的员工年薪比较明显,年薪在12-20万元的占20%、8-12万元的占41%、4-8万元的占37%。
(7)现今网络招聘成为企业招聘国际商务人才的主流(占43%),其次是院校招聘会(占20%)、人才市场招聘(占17%)、熟人介绍(占11%)、中介公司为(占9%)。近三年,企业的国际商务人才流失、缺失现象总体来说较少。人才流失在10%以下的占54%,人才流失在10%-20%、20%-30%的比重均占17%,人才流失在30%-40%、40%以上的比重均为6%。
(8)在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与高职高专4个学历层次中,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量最大(占57%),其次是专科(占32%)、高职高专(占7%),硕士的需求仅占4%。 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最大不足之处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占49%),缺乏职业态度占35%,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弱占31%。
(9)企业是否愿意接受国际贸易专业员工顶岗实习的比例均为各半,即愿意接受和不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各占50%。对于愿意接受国际贸易专业员工顶岗实习的企业,其愿意接受的实习期限在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平均每批次顶岗实习的员工数大多为1-2人或者3-5人,数量较少;其所能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多为外贸业务员以及其他与外贸业务有关的岗位。